观众预登记
申请参展
TOP
组委会秘书处
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家具大道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12号门
电话: +86-769-85900111、85980099 
传真: +86-769-85585780 
E-mail : 3f@gde3f.com
邮编 : 523960
http : //www.gde3f.com/
预登记
名家具公众号
对话迪信梁少禧:成为孤独的“异类”
2023.10.18
对话迪信梁少禧:成为孤独的“异类”
2023.10.18

梁少禧接受Z Media采访的前一天,8月18日,东莞多镇突发暴雨,引发了严重的内涝。

 

刚从北京大雨中缓过神儿来的我们,在见面时,便关心地问起积水是否对工厂带来了影响。梁少禧说,1996年建厂的时候,把整个工厂和外面的马路提高了一米,所以下大雨的时候,迪信的工厂从来不泡水。

 

有远见这件事,在梁少禧这里好像并不仅仅是对商机的敏锐洞察,或者因此而获得了多大的财富。因为想得远,他修高了路,每一个台风过境的日子工厂都能安然无恙。因为想得远,他在1997年工厂落成时就购入了最先进的设备,二十多年过去,这一批生产设备依然不落后。

8·18东莞暴雨后的迪信工厂

 

别人口中的梁少禧,是六十耳顺的白发梁叔,是在行业里备受尊重的梁总,是儒雅的爱打高尔夫的梁先生。而在梁少禧自己看来,很少有人真正的了解他,因为他在做的事情,确实显得跟这个时代“格格不入”。

 

不过,这便也注定了,他的故事,始终和大多数人都不一样。

 

PART 01

「出走」与「回归」

 

1979年前后,广东出现了一股“去香港”的风潮。21岁的梁少禧就是在那个时候,离开了自己的家乡东莞虎门。两年后在香港有了自己的家具店,生意做得还不错。

 

改革开放的契机,在成本因素、市场需求、产业转移和政府推动等多重影响之下,加之一位从事引进外商工作的亲戚热心帮助,1985年,27岁的梁少禧把自己在香港创立的迪信带回了虎门。四年后的1989年,又把工厂搬至十多公里外的厚街,正式安家落户。

1997年落成的迪信工厂

 

迪信算得上是东莞引进的第一批外商企业,梁少禧也相当于是头一批家具人了。

 

也正是这样的身份,梁少禧成为了东莞家具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角色。

 

1999年厚街镇举办第一届名家具展时,主办方想要寻求与香港家私协会合作时,厚街政府想要发展会展经济犹豫是否应该建五星酒店时,梁少禧是时任厚街镇镇长陈仲球最常搬来的“救兵”。

 

许多企业在迪信的带动下,来到厚街参展、扎根,许多创业成功的广东家具人,当年都是迪信工厂的一份子。

2002年在东莞厚街的梁少禧(右)

 

后来的故事,很多人都知道了。政府的扶持、集群效应的影响之下,名家具展被世界看到。厚街不仅成为中国家具产业重镇,在展会经济的带动下,也成为了全国拥有五星级酒店最多的镇街。

 

梁少禧也说,如果当初没有选择回来,可能还是迪信这个品牌,但所拥有的财富与价值,不会比现在更多。

 

Z Media问起,如果有更好的机会,有更低的劳工和土地成本,是否会考虑换一个地方继续发展做大规模?梁少禧很坚定地表示,东莞是家乡,不会再离开了。

 

“我从虎门去香港,是从农村去到了大城市,回来投资,相当于从城市回到了农村。我不想再去‘农村’了,因为现在的东莞已经变成了城市。”梁少禧说。

 

回归,或许是21岁的梁少禧计划外的事,但此时,65岁的梁少禧依然享受着因回归而被重新调动的生命激情。

 

PART  02

无「名师」成「高徒」

 

梁少禧的太太说,先生有两大爱好,打高尔夫和做设计。

 

每个工作日的中午,梁少禧都会坐在电脑前直播为客户亲自做设计,不是简单地摆家具,而是全套的家装设计。

十二年,超过两千套方案,每一套都要在梁少禧的大脑里过一遍。

 

一个非设计专业出身的企业老板为客户做全案设计,几乎零差评,除了熟能生巧、天分与努力加持,Z Media并没有想到更好的解释。但梁少禧说,自己虽然没有老师,但在不同阶段,把设计的“学校”都上了一遍。

 

初中毕业后,15岁的梁少禧就跟着虎门一位出色的木匠学手艺,在去香港之前,其实已经熟练掌握了木工、水电工、焊接工的手艺。到了香港之后,开家具店便水到渠成。

 

“那时我们卖国产的天坛家具,还有日本、德国、意大利、美国的家具,不仅要卖货、送货,还要组装,所以对各个国家家具的结构都特别了解。”

 

梁少禧的家具店,不仅卖家具,还做家具。去当时家具行业发展先进的台湾学做油漆家具,去意大利参观家具工厂,因为想深入了解制造和工艺,便开始买进口的油漆,用意大利的设备。

 

这比闷头在学校里读书更让梁少禧兴奋。

 

掌握了工艺之后的迪信,开始接更多的“活儿”。“我们只为日本品牌做过代工,在那个过程中,从重视品质管理的日本企业身上学到了很多。”梁少禧说。

启蒙老师教会了手艺,又通过丰富的实践经历打磨自己,能一下子扎到世界家具的核心国家和城市去看最好的工厂、学习先进的工艺,还掌握了品控的精髓。

 

虽然没拜过名师,但梁少禧却在每一个最恰当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。

 

“比起医生、老师、航天员,设计师的工作真的不难,你用心去做,错了还可以改;但很多家具都是固定的模式,你想把四条腿的椅子做到好看、好用且原创,也不容易。”梁少禧说。

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,东莞虽然产业发达,但也受到了外界的质疑。毕竟,没有什么家具是东莞造不出来的,如果有,也只是时间问题。

 

梁少禧毫不避讳地告诉Z Media,1992年去米兰回来,也曾经模仿过一套意大利的家具。“很好卖,卖疯了。”但梁少禧很快就意识到,一旦不模仿了便会失去订单,而失去订单只会让迪信再次陷入模仿的恶性循环里。

 

“我这就像在‘xi毒’。”梁少禧自己打醒了自己。

 

家居行业中,像梁少禧这样能够果断放弃“利益”的人并不多,这也是在整装大热的当下,梁少禧成为“异类”的原因。

 

PART 03

是「球员」

便不能兼任「裁判」

 

“我们身边,一线的设计师用了进口品牌,二线的设计师用了大量的仿进口品牌,很多本土设计、中小品牌就是被‘欺负’的那个。”既然迪信不是那个总被别人“选择”的品牌,不如自己成全自己。

 

梁少禧开始自己为客户免费做设计,在家具企业、定制企业还没有对家装有如此高的热情之时。

 

很多人的不解也随之而来。

 

大老板亲自做设计,设计费还不是得“羊毛出在羊身上”?设计得再好,施工掉链子怎么办?光靠梁少禧一个人干这么多?迪信能接住这装修的大盘子吗?……

“中国的建筑、桥梁建设可以做到世界闻名,为什么家装搞得一团乱?利益不能串联在一起。”

 

梁少禧打了个比方。一场足球赛中,裁判和球员不能是同一个人,家装的设计跟施工也应该分开,责任划分清楚了,才能各司其职。

 

迪信的家装与很多家装公司最大的不同在于,不养工人、不插手施工,只负责设计和配套产品的供应。“设计有问题我们全权负责,不按图纸施工,就是工人的责任,出了问题,图纸就是依据。”

 

在和梁少禧聊天的同时,他合作12年的伙伴正在旁边出着设计图。一套200平方米的房子,从与客户沟通到设计、配色,两个人配合起来三个小时就能搞定。“我出想法,他快速在软件上操作,每一个整装用户,迪信都会提供超过200张的详尽施工图纸。”

 

每天中午梁少禧都会直播做设计

 

每天重复做一样的事情,梁少禧说,自己很多次都想放弃,但梁太太总是开导他:专业的事情都要专业的人做。比起每天见生死的医生,你做的事情远没有他们辛苦,你面对的都是美好的生活。

 

在广东,很多企业都是上一辈传下来的家族企业。梁少禧说,做品牌要有敬畏之心。产品是有价的,但品牌无价。“每一代人都要非常严谨,一个品牌,就是一个家族的态度。”

 

因此,在梁少禧的经营哲学里,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擅长的事,赚自己该赚的钱。

 

PART 04

不做「定制」

 

迪信不做定制,很多人都不理解。

 

在消费需求充分个性化的今天,似乎在人们心里都默认了“得定制者得天下”。

 

梁少禧不这么认为。“手机是通讯工具,汽车是交通工具,还有我们的餐具、文具,但凡带个‘具’就离不开使用,都讲究品质,家具更是如此。定制虽然看似符合了需求,但每件产品都不一样。只要是尺寸不同,哪怕是同样的款式,都会影响品质。”

 

让工厂里那些大多数只有初中学历的人去做设计、去思考、去控制先进设备,很难,但如若交给他们可以去重复去做的事情,他们会越做越好,直至完美。

只依靠成品家具是否真的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呢?梁少禧告诉Z Media,三个小时一套方案的高效,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个“熟练工”,还有个手指灵活的助手,更因为他服务的每一个客户,几乎都是全屋使用迪信的家具,而梁少禧自己,是最了解这些产品的人。

 

对需求的洞察,对产品的熟悉,数十年的从业经验,让迪信成为了真正因设计而对每一位使用者负责的企业。

至于亲自做设计的模式能够持续多久,未来的接班人到底是谁,梁少禧倒不担心。

 

“船到桥头自然直。乔布斯也不在了,不是吗?苹果还在呀。”

 

PART 05

写在最后

 

因为担心我们听不懂港普,梁少禧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,把所有想表达的重点都用铅笔写在了A4纸上。两个小时的采访,写了足足20页。

 

回到北京,看着这一沓从东莞带回来的纸,看着上面铿锵有力的简体字,想起梁少禧说到的“这三年其实大家都不容易”,我们突然很感慨。

正在接受Z Media采访的梁少禧

 

在东莞,无人不识梁少禧。在中国家具行业中,迪信也算是一个重要存在。但放在如今资本为王的时代,迪信的发展模式并不典型,这种“成功”也很难被新的企业学习、复制。即便有人认可梁少禧的做法,也很少有人能够勇敢地成为他。

 

总会有一些迫不得已。

 

上市公司掀起的一轮轮“价格战”,卷到不给中小型企业更多喘息的空间,孤军奋战的它们在头部企业面前更是弱不禁风。

 

迪信或许还有信心和能力坚持做自己,那些更多的“别人”呢?

 

那些本该去为行业进步承担更多责任的企业,在“囚徒困境”之下,还会真正去为消费者考虑更多吗?